【前言】
2011年國慶,這個節日,老、中、青三代,各有不同的解讀,昔日國恩家慶濃郁的氣息,隨著年代的變遷而逐漸褪色;反倒是連續假期,讓充滿野性的時髦男女,早在假期前,就已安排妥當如何海殺時間。而年長者,看不到旗海飄揚的噓唏,已喚不回年輕人對那些塵封的榮耀,有任何的緬懷與興致。
四海歸心、舉國歡騰的日子,風華不再,孩子們貪婪假期的歡愉,順理成意取代斑駁歷史的尊嚴,而,那些風燭殘年的老兵弟兄們,雖然習慣性的在破舊房舍門口搖晃的旗插上,插上象徵誓死效忠國家的國旗,以表逹對於這個風雨飄搖國家的忠誠,但是,終究還是無法掩飾心中那股失落,而老淚橫秋。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志暮年,壯心不已。』榮耀不再的節慶,僅徒增懷舊的人,椎心泣血的記憶而已。
…………………………………………………………………………………………………………
《找回家族的尊嚴與榮耀》
記憶中,我們家能夠稱得上【榮耀】的事似乎不多。
大哥因雕刻技藝精湛,得過無數獎項,並當選十大傑出青年,曾與父親在總統府內接受過表揚;捧著獎章和戽斗阿輝合影的照片,是老父向親朋友好友炫耀的鐵證,也是失敗的兄弟們,找回尊嚴的神主牌,我想【光宗耀祖】就是這麼一回事,他,成為我們家中唯一的驕傲,老哥的努力,足堪譽為家族榮耀的表率。
……………………………………………………………………………………………………………
孩提時期,由於家道中落,兄弟姊妹沒有一個讀到大學,有能耐高中畢業的,已經值得萬幸。雖然,此情此景在當年極其普遍,但是,債台高築的家庭裡,孩子們能夠飽餐一頓就屬難得,更甭妄想在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中,好好的完成學業。自幼承襲家計,是我們家中子女難以倖免的責任與宿命。
猶記,父親於看守所期間,三姊放棄學業在醫院幫庸貼補家用、母親、二姊與成群懵懂無知的男孩子們,終日撿拾市集、路邊的棄果野菜、雨後的蝸牛、啃完的西瓜皮裹腹、就連餵食豬隻的餿水,也成了一家數口飽餐的主副食。這些日常的工作,遠勝過學校老師們所交代的功課。
能夠生存下來,在當時,【尊嚴】是何其的廉價。
父親回來,未能珍惜親職關係的建立,小妹送人撫養後,以沒有理由絕對服從的日式打駡教育拉拔我們。打斷的籐條、分級的電懲、吊起的毒打、抽花滲血的身體,爾今憶及尚心悸猶存。童年時期的不堪往事,沈重的埋藏在內心深處,就似厚實無比的鐵鍊枷鎖,裹栓著一層層揮之不去的夢魘,且愈深愈痛。
同儕們幾乎都有精采無比的童年,而我們?都是在睡眼惺忪中起床揉麵團、炸油條、做包子饅頭,聽著收音機裡死囝仔清、王世海、義賊廖添丁、武俠春秋等廣播劇,度過日復一日的晨昏,並以挑餿水、載黑油、撿乾柴來填補假日。父親並沒有讓我們在童年,有個美好的回憶,而成長歷經的陰霾,卻令我銘心鏤骨。
印象中,似乎未曾住過像樣點的房子,生活也一直處在勞頓奔波的邊際,導致家中成員,讓絕多數親友視之為鬼魅,避之而唯恐不及,堂表同輩間的感情更形同陌路。家庭支柱的父親,由不可一世的榮耀,淪落至屈辱度日,母親與孩子們,在他人生谷底中,還是咬緊牙關、勒緊褲帶,一路相挺扶持至今。
我想,手足間在學習成長歷程中,最刻骨銘心的記憶,莫過於每逢開學,總是在教室門口罰站至繳完學費,才能夠在每日朝會後,安心坐在課桌前上課。無法有任何怨言,因為,母親將能夠省的、擠的幾乎傾囊而出,拼湊到的學費也僅是那麼一丁點而已,怎麼夠成堆的孩子們在開學時的生吞活剝?
並不贊成子女受教育的父親,至今恐難體會,我們當時卑微求知的心?而,母親在孩子的心中,就宛似普施甘霖的菩薩般,茹苦含辛默默的付出。她在我們孩提階段,以自己身體,擋掉多少父親失控對於我們的毒打,和偷偷變賣掉嫁妝,繳交孩子們的學費,這些都不是霸氣十足的父親,所能洞悉一二的。
不下一次撇見媽媽在昏暗的燈下,為遍體鱗傷的我們敷藥所掉下的淚水,我想,當時她的心傷得並不比我們輕吧!
孩子會變壞,絕多數與他們的成長背景有關。父親是該慶幸的了,因為,一群子女在他幾近殘忍的教養下,並未泯滅原該有的赤子之心。長大後,我們創業均得自立自足,毫無任何庇蔭。在他逐日年邁,我們雖歷經事業起伏,但,感恩父母給予我們身軀,該盡的反哺跪乳,似也未曾斷過。
大姊迫於家境窘困,幾在父親強勢主導下,所嫁非人、三姊輟學幫庸,共度家難、小妹自幼送人撫養,卻未因父母之無奈或無情,少過對於二老生育之恩的愛、長期營養不良的大哥,自幼即體弱多病,尚能以身作責恪盡孝道、四弟對於父母照料更是無微不至,外籍媳婦噓寒問暖,絕不遜於親生子女。
我與孿生胞弟?在事業蒙塵後,即於寶桑掙扎糊口,企圖東山再起之際,父親可曾因我們異鄉謀生不易,少過對其安養費用之索取?或是,給予任何溫馨的關懷與鼓勵?親情,對他老人家而言,是如此的微不足道,也難怪固執、自私是對父親長期以來的印象,而且根深蒂固。
要跨越兩代間思想的隔閡,幾乎都是在衝撞、抗爭下,彼此才能勉強逹成共識。二老的個性南轅北轍,母親總是扮演慈母逆來順受、吃苦耐勞的角色,晚年,省吃節用留下來的,幾被不順遂的孩子花費殆盡,走的時候,身邊已剩不多。但,無論何時何地,她那句不變暖到心底的關懷,至今還是令我魂縈夢繫的:『阿新!天冷要多穿點,有吃飽了嗎?』
而,父親?頑固自私的個性,越老越變本加厲,與子女們的關係,就宛若鴻溝般深不可及。畢竟,他是我們唯一的牽掛,手足感情的維繫均以老父為立基,若少了他,或許岌岌可危的親情將會就此瓦解。目前,不就與他最信任的兒子,如孤臣孽子般自怨自艾,並共認相依為命、惺惺相惜的扳斗在一塊?
……………………………………………………………………………………………………………
有興致回顧家中寥寥可數的榮耀?
大哥、我、及三弟,在偃蹇困窮的環境中力爭上游,在校期間,曾當選班級與全校模範生,我們也是學科、術科單項的常勝軍,領過無數的獎狀、獎學金。雖然因家境,而必須在半工半讀的情況下完成高中學歷,竟也各自在畢業前夕,代表學校參加全省技藝競賽,雖然未能如願保送大學,卻奠定早熟創業的基礎。
鎮內第一張合法職業補習班的執照,就是與孿生胞弟在不走後門下,披星載月,騎老爺機車一次次往返花蓮縣府,並備齊文書資料、完成登記手續核照的。當時,璞石閣唯一職業駕駛補習班,尚未取得執照,亦曾登門求教取經。我也是國際英文打字檢定,宜花東取得最高階A級的第一人,每秒正確打擊數十二字。
……………………………………………………………………………………………………………
父親相當重男輕女,女兒命運多舛,不是早嫁、就是幫庸、送養,所有光環自然集中於男孩子身上,但,男的也似乎好不到哪?早期,四弟、么弟年幼,大哥又體弱多病,粗活均由同齡、同高的孿生兄弟包辦。放學、假日,大街小巷看得到的,就是那對穿著學生制服,挨家挨戶收集餿水、黑油的我們,反正,一根扁擔中間挑著一桶笨水,比肩同重,誰也占不了誰的便宜。
別忘了,是時,與胞弟早逾束髮之齡,也是人生中最為叛逆、尷尬的年齡。
……………………………………………………………………………………………………………
以《找回家族的尊嚴與榮耀》一文,來提醒莫因父親一己之私,而讓手足親情逐日淡漠,內心是百感交集的。
父母打從壯年至老邁,曾何幾時住過較為像樣的房子?即使在孩子尚未淪落之前,也未曾稍霑雨露,享受兒子們,為其精心準備的一房半舍,為何?我想,這與父母無法以納百川的心胸,體恤媳婦跟著兒子白手起家的艱辛;來自不同家庭背景的觀念落差,也著實窒礙著兩代間的理性溝通。
所有的孩子,均未因老父的不當教養而記恨,反倒是因媽媽的離去,而對這家族僅餘的根源更加珍惜。父親按理應扮演妥【桶箍】的角色,將後代感情緊密紮實的圈在一起,子孫是其香火延續的命脈,如果,身為立基磐石的他,為己念而動搖根基,再茂密結實的枝幹,亦會隨著源頭的腐敗,而樹倒猢猻散。
【榮耀】與【尊嚴】,在家族中儼然殞沒已久,身為子女的落寞、無奈,豈非心有戚戚焉了得?捫心自問,對於父親,若真無怨無恨,乃自欺欺人,但身之髮膚源自於二老,本無背棄之理。感於家族向心逐日潰散,年前開始擘畫老父安身之所,冀望省親時,有較寬敞的場地聚會聯誼,抛磚引玉,僅企盼親情更為凝聚。
竭盡所能為老父準備妥的起居空間,於月初即已打理完成,臥室、餐廳、廚房、衛浴、空調、電器用品一應俱全,本應興高采烈的迎接他入住,卻意外遭到父親史無前例的抗拒,空氣稀薄、室內充斥回音、厠所離床舖太遠、後無住家沒安全感,千奇百怪的理由,讓我錯亂到認為新居是建於亂葬崗上的廢墟一般。
老父新的住所,目前尚空無一人,靜靜的隱沒在永福路的某個角落上。
為孝難為,也許他已習慣過著沒有尊嚴的日子,誰順著他、讓他高興,就是孝。祈望他能安心承歡膝下、享受天倫之樂的心,宛若自由落體般盪入谷底,孝,對我而言,是難以承受之重。【榮耀】與【尊嚴】,老父究竟給了我們什麼?
但願,老父齡逾期頤、子孫能夠和諧長伴左右。謹以此文聊表對親情的眷戀。
— 鷹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