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要原諒、善要引導?
曾在一本善書上看到這則:真正的善者不會問赤身裸體的人,『你的衣裳呢?』也不會問無家可歸的人,『你的房子怎樣了?』這幾句話讓我感觸良深,生活中的你我,常常會與很多不如意狹路相逢,當我們身處絕望痛苦的時候,總是抱怨聲中講訴誰對誰錯、誰是誰非、誰善誰惡。在紛紛擾擾人間,要練就一雙睿眼固然重要,但有時更重要的是自省,因為有時,食了惡果卻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往往怨不得別人。
我認為這世間本就沒有絕對的善、絕對的惡。有一則故事是這樣說的:南山和尚有兩名弟子,一天,大弟子外出化緣,得了一擔鮮桃樂滋滋地挑著往回趕,路過李家莊,內急,把桃子放樹下,然後方便去了,回來時,見一大群人正圍在樹下吃桃子,大弟子大喊:「那是我的桃子,不許吃」所有人一轟而散。回到寺裡,大弟子向南山和尚抱怨:「李家莊的人太可惡,居然偷吃我的桃子。」南山和尚笑而不語。
幾天後,二弟子下山化緣,一不小心摔傷了腿,倒在李家莊的村口,村民把二弟子抬回家中,還請來醫生給他治療,傷好後,二弟子回到寺裡,把經過告訴了南山和尚,南山和尚笑了,他問大弟子:「你還說李家莊的人可惡嗎?」大弟子搔著頭說:「上次是挺可惡的,這次怎麼友善了呢?」南山和尚說:「大善大惡的人,畢竟是少數 大多數人,都和這李家莊的村民一樣,是些普通人。既有小善,也有小惡,你給他一個善的契機,他就表現為善、你給他一個惡的契機,他就表現為惡;所以說,惡要原諒、善要引導。你把一擔桃子丟在樹下不管,還怪別人偷嗎?」
「惡要原諒、善要引導」我想這是從善惡形成的外因來講的吧!人們偷吃固然是罪過,但師父的斥責應該讓大弟子有所頓悟,也讓我這個俗世裡之人清醒。大弟子如果一直看著桃子,就不會製造出桃子失去看護的情況,也不會人人都想去拿。很多時候惡果形成卻是施惡者身邊相關聯的人醞釀出的,土壤種出來的,不管他是有心的、還是無意的,這都將有可能變成一種縱容、一種放任,才使得心神不一的施惡者在這塊土壤裡生出惡果,我從電視上看到一則新聞:一名男子偷了車,以七千元的價格賣給資源回收廠,給妻兒買了手機和營養品,第二天就被警察抓獲。據說,他妻子常常嫌棄他窮,說別人老公如何有本事,嫌他是個窩囊廢,萬般無奈下,為了討老婆開心,只好鋌而走險,最後自食惡果。毫無疑問,男子的內心肯定是不堅定的,正如王陽明先生所言:他的心像窗戶被一層層黑布蒙著,最後整間屋子也就失去了光明,那麼他的老婆就是那層黑布,最後讓她老公悶了雙眼,走進監牢。人的可悲之處在於貪念,永遠看不到自己所擁有的,不懂得珍惜,直想擁有的更多,就越會失去的更多。也正是這位老婆的貪念,在日復一日中給了自己老公錯誤的引導,灌輸了錯誤的思想,讓他老公內心的思想之根,盲目地走進了黑暗的土壤,開出了惡果之花。
還有一則新聞報導,某區路邊消防栓壞了不斷湧出清水,有人把自家的衣服拿到大街上來洗滌,有人把機、汽車開上人行道涮洗,更甚者在這裡沖涼。這裡只是打個比方,並非有善惡,消防栓擋水閥壞了和桃子失去看管,犯的錯是一樣的,我們不能一味去指責那些人的可笑行為,別忘了,水閥就是一個導人向惡的契機,沒有人會看著白花花的水流走而不跑去加以利用的,流走的水就是一個誘因,而這個誘因又是自然顯現讓人無從抗拒。如想要避免悲劇,就不要給你身邊的人培育惡果生長的土壤,就不會讓給他有製造惡的契機。
有很多父母總是抱怨自己孩子如何的不聽話、不懂事,可是他沒發現往往是自己一步步將孩子引誘到絕境,最後無法自拔的。如果大家關注新聞就會聽到這樣一則真實的悲劇,在日本留學的孩子向母親索取生活費,母親滿足不了他一味的要求,拒絕了,孩子回台索討,在飛機場的大廳裡,向母親取得的金錢數額未符其內心預期目標,再眾目睽睽下竟拿刀捅向母親,母親身中數刀,倒在血泊中。一時間逆倫慘案發生,我想這個孩子一定成為眾矢之的過街老鼠,可是,我們有沒有冷靜的想過,如果不是這位母親的縱容、溺愛,孩子怎麼會走向這個地步呢?這個單親母親她每年的收入並不多,可是要負擔孩子留學的費用,孩子要錢就給他,然後自己再拼命的掙錢,孩子犯了法,母親躺在病床上全身插滿管子還在擔心孩子怎麼樣了。母親的縱容和溺愛也成為惡的契機,只是這樣的惡,我們還能像南山和尚說的那樣要去原諒嗎?親情的付出代價何其沉重。
「惡要原諒、善要引導」正確否?我們在痛駡這些惡者的時候往往沒有注意到提供惡果土壤的人們,正是他們存在貪婪的慾望或彌補缺陷父愛的心裡作祟下,一味縱容讓原本內心潔淨的人走向迷途。你對別人的善可能會縱容其慾望的成長,相信那名男子心中是有愛的,他愛老婆、孩子更勝於愛自己;殺母親的孩子也不見得生下來就是個大惡人,母親愛孩子的原則是『愛就應該給與』,孩子自然認為你不給,就是妳的錯,在錯誤的原則引導下傳遞了錯誤的訊息,在錯誤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又接受到了錯誤的信息,內心萌生了不善的念因,最後導致惡行的果產生;所謂善是正,惡是偏,存了善心,反倒做了惡事的例子到現在還是屢見不鮮。
南山和尚說的好『大善大惡的人,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都是有善的契機時就向善,有惡的契機時就偏惡,我們為什麼要反覆呼籲“和諧”呢?有和諧才有更多的人製造更多善的契機,才會有更多的人引導善,才會有更多的人從善。所以,善和惡其實盡在人的內心中,如果每個人讓自己內心美的本性呈現,讓心靈澄明,不蒙塵垢,一切就會以善的狀態示人。如果人人都培育好美好的土壤,那麼生長出來的枝葉也會在我們澄明本心的修剪之下,變成一道美麗悅目的景緻,就不會任隨慾望的生長而變成滿坡雜亂的荊棘。
在王明陽先生看來,人行為之善惡完全取決於這個人在當時情境下的“一念”之間,而不能由此推斷這個人的本性是“善”還是“惡”。所以,我們不要簡單地就評論這個人是善人還是惡人,人作為行為和思想的從物,道德實踐的主體,不違背良心才能安身立命,共勉之。
後山野人 曾清風
Tags: cscarve影音 刻印 國立東華大學 國立玉里高中 教育問題之我見 曾清風 曾清風 | 玉里高中六十四級校友 曾清風 清松 - YouTube 東華 東華大學 東華大學 玉里高中 東華大學附屬玉里高中 東華附中 校友 玉里高中 玉高 華大 達人 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