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普查員:林邵璚
曾清風大哥,民國46年生,花蓮縣玉里鎮人,民國66年開始經營印刷廠,並利用業餘時間,投入篆刻藝術的研究。期間曾經參與青少年及成年輔導觀護工作,並獲得當時總統李登輝先生的召見。民國84年,成立「清松開鑑印坊」,專門從事篆刻、藝術雅章及毫芒雕刻的創作。
曾大哥為教育部重要民族藝術藝師,他的作品於民國87年受韓國印科全國聯合會邀請參加「國際印章聯合大展」,為全台唯一代表;中國大陸更曾高薪聘請他到對岸參與航太科技,因其不可思議的眼力與手法的穩定。 問及篆刻的學習過程,曾大哥輕鬆的說:「自己摸阿。」,窺及大哥作品的多樣,我相信一定下了一番很大的功夫,甚至是把自己整個浸淫在這門藝術裡面。例如其中一個老太太的作品,讓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篆刻本身不大,但老人家的皺紋、髮絲都清晰可見,甚至還有一種「歲月」的感覺,好像面對鏡頭想笑,卻又笑不出來…曾大哥說,所有的作品中,人物最難刻,因為要抓住對方的神韻還有比例。
曾大哥的芒雕藝品須靠15倍的放大鏡,才能夠欣賞其表面的圖文風采;他還雕刻天師尺、八卦章、印面多達十面的印章、迴文詩、風水畫…顯見他對於民俗地方文化以及語文的濃厚興趣與所付出的努力。 曾大哥說,當初會從印刷業轉行至篆刻藝術,是因為「著作權」的關係,民國83年,他刻了一個觀音,卻惹上著作權的爭議,於是憤而決定要創作「沒有人學得來的東西」,強調作品的「不可複製性」,並認為篆刻要以「圖」的概念而非「字」的概念進行,因為圖可發揮,而字有其限制。 篆刻其實是一項古老的中華文化,必須要了解金石的原理與具備書法的基礎,將印文和雕刻技術於方寸之間安排妥當;毫芒雕刻更是一門講求定力、耐力、恆心的獨特藝術。
但今日社會多將其侷限在「治印」的實用面;傳統篆刻的鑑賞專家,評量的標準也仍多停留於刀法、篆法、章法架構等技術層面;工藝美術的環境太過強調「師脈傳承」,沒有去「拜師學藝」,甚至無法取得業界以外的比賽的資格;加上社會普遍對「傳統工藝」存有偏見,認為「純藝術」比「工藝」高級;西方藝術又比傳統藝術更高一層;我們見到、聽到的常是頂著傲人學位的學者專家發言,曾大哥說:「如果真的想闡揚與保存傳統工藝,為什麼不多聽聽基層「匠師」們的故事?」他認為以上種種因素在在使篆刻的水平停留在民國五六十年,也令篆刻藝術不易傳承。
而要重新開創篆刻的生機,必須替其創造市場,並融合新科技,可以使用電腦雕的就用電腦雕,然後比較「幼」(台語)的部分,再藉由人工補充,注入生命力;以傳統為基礎,不斷改革、創新;藝術也必須結合產業,放下自我的觀念、情緒,以印面的意境來創作;不要太主觀,大哥說:「宏觀,才能微觀。」 我們由早上聊到炙熱的中午,捧著一疊厚厚的資料與滿滿的謝意準備離開,曾大哥說,以前只要有人喜歡,他甚至會送印給對方,但現在眼睛不行了,不敢送了。
他說,他的理念是希望將一些美好的事物留給下一代…望著他盈滿笑意與熱誠的臉龐,突然好感謝我的這份工作(以及編採的興趣),讓我不斷與土地上的人民相遇。 援引曾大哥的一段話,說明篆刻在他心中的意義:「印面之內,以一種有情、有致的方式呈現出來,小小方寸間充滿時間的古樸和空間的渾厚,因其溫潤的光澤、古雅的韻味,而引人玩味,這就是篆刻藝術。」
曾清風專注雕刻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