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之章法 〜曾清風〜
2012 年 08 月 30 日 at 15:54:29Category:東華附中 | 玉里高中 | 達人 | 雕刻
所謂章法即是印章上印文排列之方式,它對印章的重要性就像建築使用的設計圖一樣,由於印文體勢不同,在章法的安排上就蘊含各種巧妙變化;現區分為12類簡要說明如下:
第1類「疏密」,印文每個字所佔之位置面積約略相同,但文字之筆劃有簡有繁,故可採用筆劃繁者密、簡者疏之基本疏密自然方法,或採用筆劃繁者寫的細、筆劃簡者寫的粗之奇正相倚方法,產生繁簡與疏密錯落有致之韻趣;如王冰鐵所刻「匋盧又號趩齋」四方印面,即可見到印文疏密自然、錯落有致。
第2類「輕重」,篆書書寫時筆有輕重、雕刻時下刀有輕重、鑄造時外緣冷卻較快(筆劃細)或磨損(內文寬而邊欄細)等自然形成之輕重等原因,在印文配置時亦需輕重有致,形成左重右輕、上重下輕不等之可喜韻趣;如齊白石的「冬嶺樵人」四方印面,即為上重下輕之懸針體,極具天然意趣。
第3類「增損」,是為了使印文在印面上調配適宜,將印文中各個字之繁簡,依據造字原理、書法演變等原則,靈活運用予以增損;如三字繁、一字簡的印文,可將一簡字加繁,而三字簡、一字繁的印文,則將一繁字化簡等。如趙之謙所刻「撝叔手校」四方印面,即將「叔」字省略「又」部,形成二字繁、二字簡,在印面上可彼此相互調和。
第4類「屈伸」,由於篆書筆劃以圓形為多,可以屈伸彎折,秦代以後之篆書,更加入將垂腳伸長而成為趨勢;若能屈伸得宜、合於書寫原則,篆書就可寫得好。如吳昌碩所刻「竹山」長方印面,即將「竹」字拉長,配合短「山」字,顯得空間分布很調和適宜。
第5類「承應」,印文受形狀、大小、字形繁簡影響,在同一印面上必須注意彼此呼應關係,始能使整體顯得調和;如趙古泥所刻「道在瓦甓」四方印面,即將「在」字刻成大篆之「才」字(在古篆中二字為同一字),形成「道」「甓」二字繁、「才」「瓦」二字簡,在印面上斜對角即產生相互承應的效果。
第6類「挪讓」,篆書筆劃有繁簡、字形又可屈伸,故可將印文調整上下或左右之大小位置,使繁字不覺拘促、簡字不覺寒酸,讓印面達成整體協調;如吳讓之刻「吳熙載印」四方印面,將「吳」「印」二簡字挪出空位,讓給「熙」「載」二繁字,整個印面即覺得從容疏緩。
第7類「盤錯」,盤是盤疊、錯是交錯,將文字相互交錯盤結,即可使印文融為一體,形成自然生動的韻致;如古鉨中有「守敬」二字圓形印面,「守」字僅佔右上方角落四分之一的位置,「敬」字卻佔據了印面四分之三,並將所有筆劃打散,盤在「守」字周圍。
第8類「變化」,行書印文有字重複時,需以字形變化表現可觀的美術性;如馮康侯刻「我之為我、自有我在」四方印面,三個「我」字均不相同,使得整個印面都活潑起來。
第9類「離合」,是利用字的特性或雕刻方法,將印文上原來無關聯的各個字緊密相連在一起,或是漢印中常見的陰陽文相間刻法;如漢印中的「陽都」四方印面,即是右「陽」字為陽刻朱文,左「都」字為陰刻白文。
第10類「巧拙」,篆刻家達一定水準後,無論是技之精方可用巧,或拙顯樸實內涵,皆可將筆法運用、雕刻技法融為一體,在印面中表現出上乘的境界;如鄧散木刻「天涯洟涕一身遙」長方印面,將右邊的「涯」與「洟」二字水部偏旁,表現出既是左右界格、又是筆劃之雕刻法,非常巧妙。
第11類「界格」,有些印文的字不易相配,有了界格就可相互調和,如同練毛筆字時用的紅格子,可讓字寫得規矩工整一樣;如吳昌碩刻「甄盦」四方印面,原來不易相配的兩個字,因中間加上豎界而呈現和諧的印面,即是界格的效果。
第12類「邊緣」,印面邊緣必須與印文相配合,印文整齊的邊緣整齊,印文殘剝的邊緣亦殘剝,才能顯示出整體的韻趣;如王福厂刻「硯田無惡歲」四方印面,將印面邊緣刻得彎彎曲曲,來配合印文彎曲的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