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愛」造就尼特族
台灣青年失業問題嚴重!立委蔣乃辛昨天在立法院教委會質詢時引述主計總處調查,去年台灣未在學也未就業而在家裡蹲的青年尼特族,高達四十七萬兩千人十五到廿九歲的青年,有廿一萬四千人是求職不利的失業者占四成五,占全國該年齡層人口數的一成,十五到廿四歲的青年失業率是平均失業率的三倍,顯示青年失業率已到了「危機」,而非只是「問題」而已,教育部應該檢討和改善學用落差。
據國際勞工組織統計二○一○年日本九‧七%、紐西蘭十三.一%及美國十五.六%尼特族比率。教育部長蔣偉寧指出,青年失業問題有高學歷化的趨勢,大學以上失業率近年都在五%左右,主要是因為大學快速擴充造成高等教育人口比重逐漸增加,就業市場競爭 日益激烈,學校教育與產業需求速度又不一所致。他強調,學校應針對產業需求,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核心能力,提高競爭力;但企業也強化責任,提供合理的勞動條件,不論是企業和學生雙邊都需要再努力。
尼特族是世界性的社會問題,主要在發達國家和人力資源嚴重過剩、經濟高增長、生活水準高國家的青年階層中產生。在香港則稱之為雙失青年(失學兼失業的青年);在美國稱為歸巢族,意指孩子畢業又回到家庭,繼續依靠父母的照顧及經濟支援;在中國被稱為啃老族,靠啃食父母老本生活;日本則有「繭居族」;在台灣被稱為米蟲或者家裡蹲;英國直接以尼特族稱之。
台灣有將近50萬個既不唸書,也不工作的尼特族,意謂有50萬個靠爸族、啃老族,更意謂有50萬個閒置人力及無奈的家庭。形成的因素很多,有家庭教養、學校教育、社會風氣的問題,也有「全球化」流行傳播、網路媒體,相互感染的效應;其影響層面更廣,不單是家庭的包袱、社會的夢魘,也關係到人力資源、勞動生產力、國家競爭力,是各國普遍得面對,事實又很難著手改變的問題,最大的關鍵,就在尼特族本身的價值認知和意志作為。
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學畢業人數逐漸增加,因為高學歷的心態以及受到近年經濟不景氣的影響,有不少人求職困難四處碰壁,也不願低就高勞動低薪資的工作,造成心理受挫或不平衡;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現代部分被稱為草莓族的青年吃不了苦,不願去從事太辛勞的工作,還常常不切合當下社會現實的反覆訴諸類似於工作報酬均等的渺茫意願,並要求自己也能像國內有門路且因之而受到過高層次培訓的官商子弟一樣工作輕鬆錢又多,常以參加國考等各項考試為拖延藉口,對親友假裝為全職考生,呈現空等狀態,沒工作也沒升學進修。對於家庭生活的依賴和對於社會生活的不習慣,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尼特族亦可以說是「自願性失業」的一種。
尼特族的特徵,就是窩居上網、看電視、不願勞動、怕吃苦,拙於人際應對,怕與人交往。這些行為特質並非與生俱來,也相信絕非他們所願,那為何其意志無法堅強,甚至薄弱、軟弱,寧當米蟲,也不願當個像樣的人?根本原因,應在於他們缺乏人生努力的目標,不知此生為何?活著是為了什麼?
探討尼特族現象,得先從人性了解起。貪圖享樂、好逸惡勞,喜歡簡單容易的事、討厭複雜麻煩的事,向下溜很輕鬆、往上爬很辛苦,都是人的本性也是通病。因此,上天會設計種種的災難、折磨、困苦、病痛,來激發人的求生本能,強化其意志、信念和體魄,以應付各種人生挑戰。可惜,這個上天安排的人性試煉課程,在「錯愛」之下,被扭曲、弱化、消失殆盡。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加以關心、疼愛是必然的,但絕不是寵愛、溺愛,要什麼給什麼,甚至認為只要不當流氓、不吸毒,做什麼都可以;父母的寵溺成了孩子消極、墮落最大的依靠,
中國社會上流傳這樣一段對尼特族的形容:「一直無業,二老啃光,三餐飽食,四肢無力,五官端正,六親不認,七分任性,八方逍遙,九(久)坐不動,十分無用。」「寵豬舉灶,寵兒不孝」,結果就是培養出尼特族。
教育是灌輸知識學問、形塑人格品德,特別是培養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聖地,但在虛幻高張的「人本」、「學生人權」大纛旗幟下,學生的偏差行為或學習低落表現,都被容許、尊重;學生獲得更大的自由、自主空間,卻缺乏奮鬥目標,也迷惘自己能做什麼,結果就是什麼都不做,或什麼都不會做。
網路遊戲提供了多樣化的悠遊天地,但耽溺的結果,既分不清虛擬世界與真實人生,更走不出自掘的墳墓,註定就只能渾噩、含糊過一生。當一個人喪失意志、沒有生活目標時,實與行屍走肉沒有兩樣。
當社會關注尼特族帶來的年輕世代集體迷失,以致不勞動、不生產、不婚、不生的問題時,是否也該回頭想想,在制定教育政策、宣揚人文關懷同時,是否也剝奪了孩子原可刻苦自勵、蛻變奮發的機會?「錯置」的善心,是否讓他們習於接受別人的施捨,而不願自己努力去掙得?
Tags: cscarve影音 刻印 國立東華大學 國立玉里高中 教育問題之我見 曾清風 曾清風 | 玉里高中六十四級校友 曾清風 清松 - YouTube 東華 東華大學 東華大學 玉里高中 東華大學附屬玉里高中 東華附中 校友 玉里高中 玉高 華大 達人 雕刻